厅法制处:
根据《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报送2022年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的通知》(云交法制便〔2022〕219号)要求,厅运输结合工作实际,对照2022年交通运输信用建设工作要点进行了梳理,现将2022年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扩大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应用服务范围
制定下发了《云南省 2022年持续扩大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应用服务范围实施方案》(云交运输〔2022〕25号),明确了总体思想、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并组织积极推进落实。一是指导各州、市交通运输局细化制定印发本州市道路运输电子证照推进落实方案;二是充分利用企业及驾驶员进行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和车辆道路运输证等许可证件年审、年检的时机,完成电子证照和“滇运码”注册申领工作。
截止目前,持续推广应用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已基本实现全省各州、市、县、区道路运输电子证照系统部署全覆盖和联网运行,覆盖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和车辆道路运输证等许可证件全类型,全省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发放量稳步增长,已近5万张,促进了跨地区、跨部门互信互认和共享共用,有效推动了道路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积极推进交通运输“信易+”应用
将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信用评价信息运用于运输市场具体业务场景,向金融机构推荐信用状况好的运输企业及个体经营者,加强信贷支持,助力运输企业及货运驾驶员纾困解难。
一是通过组织召开社保、金融助企纾困座谈会,搭建社保、金融机构与交通运输企业的沟通桥梁,宣讲社保、金融、保险、财税政策。二是与云南银保监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合作,依托“滇运码”小程序上开发“云南省综合运输交通金融帮扶项目服务”和“交通物流专项贷款”板块,在线申请办理商用货车消费贷款延期和交通物流专项贷款,采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政策落实落地。三是针对货车司机群体分散,不易集中宣传的特点,协调省通信管理局,于6月22日向全省手机用户发送了5000万条公益短信,告知“登陆滇运码微信小程序申请商用货车消费贷款延期或企业帮扶”。四是将202家重点交通运输企业需求与金融机构及时对接,争取更多金融资源集中到交通运输行业。
(三)对全省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下发了《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2021年度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云交运输〔2022〕11号),指导全省开展2022年度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
(四)对全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下发了《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2022年度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云交运输〔2022〕13号)和《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做好2022年度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工作的补充通知》(云交运输便〔2022〕493号),同时,组织研究符合我省实际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实施细则,以便更好地指导开展诚信考核工作。
(五)开展国际道路运输经营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按照处室职能职责,结合国际道路运输工作实际,制定了抽查事项清单,并在云南省交通运输执法管理系统维护更新了检查人员和全省国际道路运输经营企业相关信息。
(六)指导机动车驾驶员信用建设
根据交通运输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22年第32号)和《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22〕66号)要求,为抓好贯彻落实,切实转变管理方式,有力推动云南省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高质量发展,组织研究起草我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质量信誉考评办法》、《教练员教学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等配套措施,指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七)加强诚信文化宣传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公安部办公厅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的通知》(交办运函〔2022〕1275号)要求,会同省公安厅等部门组织开展2022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同时积极配合开展“信用交通宣传月”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依托主流媒体、新媒体和“车、船、港、站”等媒介资源,宣传诚信理念,传播交通运输诚信文化。
二、存在不足
运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涉及面广,职能交叉、职责边界不清问题比较突出,诚信体系建设相关任务难以落实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强信用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将信用建设与指导规范运输市场秩序、研究制定运输相关政策等工作相结合,不断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提高运输服务水平。
二是进一步做好信用信息归集报送、公开公示、分析应用等工作,将信用评价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结合,发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作用,规范交通运输市场行为,提升行业诚信意识。
厅综合运输处
2022年11月24日